本文通过对两起由于管理疏忽导致的质量事故的叙述、分析,总结出有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工作经验教训,可供大家参照,从而提高混凝土企业的管理水平。【关键词】管理疏忽、热水泥入仓生产、混凝土急凝料仓随便替换、返工事故第一起事故,某工程在5月的一天晚上吊装混凝土过程中,由于输送泵故障、在场的混凝土并未及时二次掺外加剂,凝结过慢,现场施工人员没能已完成局部结构的振捣和抹面,导致质量事故。据理解该项目有多栋高层和多层工程,皆由一家商品混凝土公司供应,从垫层到车库顶板已完成,供应的C15、C30、C30抗渗、C35、C35抗渗等混凝土,仍然很长时间,获得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赞誉。可就在本次吊装其中一个工程的标四层梁柱板的时候经常出现了车祸,混凝土经常出现了缓凝的现象,部分剪力墙、楼梯、现浇板没需要及时振捣或抹面。
1现场施工情况(1)白天吊装800余方C35混凝土,施工性能很好,泵送、振捣、抹面收光展开的很成功;(2)晚上9:00点搅拌站新的进场一车水泥,温度约70度左右,分别打进正在生产的2个水泥料仓。在此之后生产的混凝土,现场吊装人员虽然感觉没白天的混凝土好施工(主要是坍落度损失较为慢),但也需要已完成振捣和抹面。而在中途约凌晨2:00点泵管出有故障,修理了1个多小时(期间有2车混凝土早已到现场等候吊装),讲和混凝土输送泵后泵送吊装这2车混凝土时并未使用二次掺外加剂的方法而是必要煮沸调整坍落度至能泵送。而这时施工人员又为了抢时间而分离作业,楼梯、剪力墙、现浇板多处同时吊装成型,待泵送完了混凝土之后,再行回到来振捣、抹面时找到混凝土已丧失流动性,感觉很难操作者了..2分析原因用于了冷的新鲜水泥,(新的进场的水泥分别打入了2个都有剩下料的水泥料仓,新旧水泥混合在一起,下漆时说不许啥时候用了热水泥啥时候用了原有水泥)、输送泵故障缩短了新的蒸混凝土等待时间而没二次掺加泵送剂、工人工作面过于大,无法及时对工作面上混凝土展开振捣、抹面操作者。
3总结经验强化生产管理是确保混凝土土质量的关键,(1)搅拌站混凝土原材料要提早备足,并且对生产线料仓循环用于,做先进先出。(2)监控水泥的入仓温度,温度过低的水泥(多达60度)不准入仓。
(3)尽可能一个仓用完了再行打入水泥,确保会用于到新鲜水泥;(4)施工前要有泵送预案,施工现场混凝土吊装要有可用设备,尤其是输送泵、振捣篮等;一旦经常出现设备故障需要及时上场,以免在场新的蒸混凝土等待时间过长;(5)每一辆载运混凝土的罐车都要配有桶装外加剂以待关键时候展开二次掺加,解决问题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慢或者其他故障减少等待时间的问题。另外,强化水泥留样检验,无法因为信任厂家就放开取样。
此次事故也猜测与水泥有关,但搅拌站当晚水泥进场并未留样,不能吃哑巴亏。第二起事故,将装有过膨胀剂(粉)的粉料仓并未完全清扫就改回水泥料仓,生产过程中该水泥料仓忽然下料为积聚的膨胀剂,导致一车混凝土吊装后不凝结。装有过膨胀剂(粉)的粉料仓在装水泥之前专门决定人员展开了清扫,但因粉料仓结构的特殊性,取出水泥后,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其中有一车忽然下料为膨胀剂,由于混凝土在夜间生产和施工,没有人找到这个变化,直到第二天混凝土不凝结才找到了问题,不凝结的部位混凝土色红,一看就是膨胀剂的颜色,好在就一车的方量。
搅拌站领导与施工队协商,立刻的组织人员清扫掉这部分膨胀剂过量的不凝结的混凝土,用另一个粉料仓的水泥生产混凝土新的吊装。同时将该混合了的粉料仓新的展开了完全地清扫。由这次倒换粉料仓的事故规劝人们:搅拌站的料仓尽量专仓专用,不要只能倒换,这方面管理者必需严格把关。
另外,从技术方面总结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或者混凝土缓凝原因如下: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的原因:(1)外加剂缓凝组分用量严重不足;(2)原材料温度过低;(3)水泥中不存在硬石膏;(4)骨料中石粉或含泥量过低。混凝土缓凝或不凝结的原因:(1)外加剂掺量过大(多达常用量的一倍以上)或外加剂缓凝成分过多;(2)气温突降(多达5℃时,不应增加0.3%外加剂,特20㎏水泥,特10㎏水,减半20㎏粉煤灰)而没展开生产因应比的调整;(3)错把矿粉或粉煤灰当作水泥用于。
.。
本文来源:雷竞技raybet官方网站-www.nealthornberry.com